2022-06-21 21:38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祝梅 夏丹 翁云騫
白馬湖實驗室
【報告摘要】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;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;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;構建現代產業體系;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。明確要求浙江,以人才為本,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;推進創新型省份和科技強省建設;堅持“騰籠換鳥、鳳凰涅槃”,加快新舊動能轉換,跑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。
浙江冶金集團(杭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)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張利明代表。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王建龍 攝
張利明代表——
步步爭先實現新突破
認真學習省黨代會報告,浙江冶金集團(杭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)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張利明代表頗為感慨。“報告提出要全面提升實體經濟競爭力,如何提升?從杭鋼的轉型實踐看,答案就是轉和變。”
轉的是結構——1957年建廠的杭鋼是浙江歷史上第一個現代化的鋼鐵企業,2015年起,企業有序關停半山鋼鐵基地,逐步構建起節能環保、數字科技、鋼鐵智造、現代流通四大產業板塊。變的是業態——半山基地重點打造“云計算、云服務、云智造”三大產業集群,“浙江云”和“杭鋼云”數據中心,將為全省工業互聯網、智能制造、數字金融、智慧城市、未來社區、智能環保等行業提供算力保證。
創新求變給杭鋼帶來的活力,讓人刮目相看——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653.88億元、利潤40.10億元,分別同比增長72%和78%。
“報告提出要做強做優生產性服務業,這對浙江全面轉入創新驅動發展模式,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意義重大。”張利明代表認為,提升產業能級、增強產業鏈韌性離不開高質量的生產性服務業,這正是企業布局新賽道、實現新超越的戰略方向,杭鋼要緊緊抓住時代的機遇。
“新產業就是新的競爭力。”張利明代表說,包括兩座數據中心在內,杭鋼今年將重點加快推進總投資206億元的5個省新基建重點項目,持續優化數字產業生態。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,步步爭先,推動企業轉型發展實現新突破。
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總工程師王學澤代表。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董旭明 攝
王學澤代表——
創新的關鍵是人
“加大對基礎研究人才、領軍型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支持力度,培養卓越工程師、高技能人才隊伍……”讀到報告里的這句話,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總工程師王學澤代表感嘆:“說到了我的心坎里。”
從2005年落戶余姚,到成長為國內半導體靶材龍頭企業,江豐電子的茁壯成長,始終不曾離開浙江這片創業創新熱土。“報告提到要突破集成電路、人工智能、生物醫藥等‘卡脖子’技術,這正是我們十多年持續奮斗的動力源泉。”王學澤代表說,為持續向產業高端進發、實現產業自立自強,江豐電子建起了一支由領軍型人才、優秀青年人才、工程師、高技能人才組成的完整人才隊伍。
“創新的主體是企業,而企業創新的主體是人。”王學澤代表說,除了用好各級政府的引才計劃、引進海內外人才,企業內部已連續多年從一線員工中評選技能大師、技術能手。“除了薪資獎金股權津貼等物資激勵,我們公司食堂還設有專門的‘大師廳’,希望通過細節的打造,營造重視、尊重各類人才的氛圍。”
鼓勵企業成長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、專精特新‘小巨人’企業,首臺套也有政策獎勵……王學澤代表說,扎根浙江發展,江豐電子有一個明顯感受,這里鼓勵、重視制造業發展,特別是對高端制造業支持力度很大。
“報告提出要建設更具吸引力人才平臺,當實用的人才政策與浙江制造業升級結合起來,一定會相得益彰,浙江制造未來可期。”王學澤代表建議,浙江的人才政策應多維度持續發力,特別要針對產業發展需求,加大對技工、技師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,助力更多浙江制造企業吸引人才、留住人才。
寧波市科技局黨組書記、局長費小琛代表。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董旭明 攝
費小琛代表——
培優補短強能級
“推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”“構建以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為龍頭的新型實驗室體系、以國家產業創新中心為重點的產業創新體系”……報告讀至此處,寧波市科技局黨組書記、局長費小琛代表忙著“劃重點”。
“報告提出要大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高地和創新策源地,寧波要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。”費小琛代表說,承載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、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戰略使命,寧波正圍繞“全球智造創新之都”這一目標,鍛造創新硬核力量、提升創新策源能力。
“創新不是單兵作戰,需要系統聯動。報告中提到要‘打造最優創新生態’‘打造戰略人才力量’,這對浙江進一步集聚優質創新資源,提升科技創新綜合實力至關重要。”費小琛代表說,針對科創資源相對薄弱的現實,2020年7月,寧波首次在市委全會上提出深入實施人才和創新“栽樹工程”,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吹響創新“號角”。
堅持“培優補短”,過去五年,寧波大手筆引進建設40余家產業技術研究院,啟動建設新材料、工業互聯網、關鍵核心基礎件三大科創高地。企業創新活力不斷激發,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從2017年的1479家增至2021年的近4000家,年均增長率超25%。
“省實驗室是構建新型實驗室體系的重要一環。作為我省在新材料領域布局的唯一一家省實驗室,甬江實驗室攻堅克難,創新機制,成立一年已引進落地高層次科研人才百人以上。”費小琛代表說,寧波去年啟動了甬江科創區布局建設,實施研發總部甬江集聚計劃。“希望吸引更多與寧波產業氣質相投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(裝置)和高端機構落戶,不斷提升區域創新能級。”他說。